古董瓷器里的英国下午茶时光

古董瓷器里的英国下午茶时光

71阅读 2021-10-11 01:45 文化

Sylvia Vetta是我在牛津认识的一位自由作家。她是牛津城里文艺圈里一位活跃分子,时常组织和参加一切有关文学与艺术的聚会。参加过几次她组织的活动之后,我们逐渐熟悉起来。她知道我是做有关“茶史”研究的,于是我们从茶聊到了与茶密不可分的茶具。我先是惊叹于她丰富的关于古董瓷器的知识,后来才了解到原来她曾经营过一家古董店。对茶和瓷器的共同爱好使得我们的交情日益深厚,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午后,Sylvia约我和另一位中国朋友到她的家里喝茶。

一进房间,我就感受到了屋里浓烈的艺术气息。古董家具、艺术品和瓷器妥当地安置在房间的各个角落,客厅正中的一张圆桌上,花瓶里插满了盛开的鲜花,墙上古典油画中的美人儿正笑意吟吟将目光投向厅里。Sylvia首先引我们进入一间小的会客厅,这个房间有一个壁炉,地面铺着花纹繁复的印度地毯,窗台上摆放着各种艺术品和木刻,一对描着金边的嵌贝古董茶几为小客厅增色不少,不知道是来自东南亚的哪一个国家。Sylvia让我们稍坐片刻,少顷她便端了一个托盘出来,大概为了显示对中国客人的友好,她特意选用了一套带有“寿”字花纹的中国清朝时期流行的茶具,和印有日本浮世绘的茶垫搭在一起。茶汤冲入杯中,汤色竟然是我十分熟悉的那种琥珀色。再一闻到茶香,我知道错不了了,这正是我最爱的武夷岩茶。细品茶味,实在是太令我吃惊了,因为我完全想不到在一位英国人家里,居然能喝到这么正宗的岩茶。坦白地说,这算是我在英国这么长时间以来喝到的最好的茶了。

我对茶赞不绝口,Sylvia非常高兴,她说这个茶是一个很好的中朋友送给她的。但她和她先生似乎还是更倾向于英式下午茶配茶点。她用另一个茶盘端来了英式下午茶的那几件“标配”:除了英式的茶壶和茶杯以外,一小壶牛奶和糖粒是必不可少的。Sylvia的先生是一位印度学者。中国、英国和印度这三个国家都与茶有着深刻的联系。围绕着这一令人着迷的饮品,三国曾经有过一段并不愉快的近代史。在16至18世纪之间,茶叶助力于英国的工业革命,由此促进了世界上第一个“现代”国家的诞生,而另一种与之对应的瘾品鸦片的流入则削弱了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强大的东方帝国。然而时至今日,历史的阴影已经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令人振奋的话题是三国共同推动的茶文化。而来自于这三个不同国度的我们之所以能在这个下午聚在一起,也算是因茶而生的缘分。

我们聊茶的历史,聊瓷器,甚至聊到了现在与中印密切相关的“一带一路”战略。茶的确是最好的社交润滑剂,它让我们都感觉到放松、愉悦,时间似乎很快就过去了。Sylvia-聊到瓷器就特别兴奋,因为这是她最擅长的“老本行”。在这种情绪的鼓舞下,我们又将“茶会”挪到了客厅,那里的一个壁橱里搁满了琳琅满目的瓷器。Sylvia-边挑出一些具有代表的瓷器向我展示,一边跟我讲一些英国制瓷业的历史。

软瓷(soft paste porcelain)并不算真正的瓷器

Sylvia挑了一件“青花”茶壶出来,问我好看吗?我觉得还不错。但她向我解释道,其实像这一类瓷器,严格说来不能叫做porcelain,它是欧洲人在模仿中国瓷器的探索过程中的技术失败产物,被称为软瓷(soft paste porcelain),有时候甚至就被简称为“软膏”(soft paste)。

中国瓷器大约在14世纪到达欧洲,售价极为昂贵,于是头脑灵活的欧洲商人开始思考能否降低成本就地生产。欧洲人从15世纪开始模仿中国的制瓷工艺,但是对瓷器的组成成分、烧制的温度掌握等却知之甚少。欧洲人最早尝试的“配剂”是将陶土与研磨的碎玻璃混合在一起,皂石与石灰也被运用在早期的尝试过程中。所以,16世纪欧洲制造的这种“软瓷”都是有点带白色粉末状的。此外,法国鲁昂的工厂制作出一种法国瓷(Porcelainefran·aise)。1673年,法国人LouisPoterat最早获得了生产这种瓷器的专利,但当时的产量并不多。直到1694年,这项专利技术的应用才被推广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彩陶器”。而鲁昂最初产的“软瓷”是蓝色釉,就是中国瓷的“青花”的颜色,现在已经很少见了。软瓷是相对于硬瓷而言的,欧洲的制瓷业经历了一个很艰难的由软瓷到硬瓷的发展过程,直到1708年在德国的麦森,欧洲人才第一次制作出了硬瓷,这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瓷器。

古董瓷的“底款”——瓷器的身份证

英国人喜欢古董、喜欢瓷器,在牛津这一座古老的城市更是大街小巷都散布着古董店。而每周四和周六的“跳蚤市场”,如果“识货”且运气好的话,可以以很便宜的价格买到质量很好的古董。作为一个研究茶文化史的人,我非常喜欢那些精致的英式茶具,但却不知如何辨认。我将我的疑惑表达出来,Sylvia很热心地教了我最基本的几招,识别瓷器底部的出厂标志。我们换了一套粉色釉的茶具,Sylvia告诉我这套瓷器是典型的维多利亚时期的风格。维多利亚时代的瓷器底部大多有一个菱形的底款(back stamp),这个底款其实就是瓷器的“身份证”,它表明了出厂的厂家和日期等。接下来,她又找出一本瓷器鉴别的“手册”,翻到其中的一页,底款上各个位置的意义以及每个字母所代表的数字都可在此找到。因此,通过查找这本“手册”,可以很轻易地辨别出我们使用的这套茶具制作于1868年9月。大致上每个时间段的瓷器都各有其独特的“标记”方法:很小的手写的标志大约是在18世纪以前;由于美国在1891年要求所有出口到美国的产品都必须标明原产国,所以标有国家名字的瓷器通常都是在1891年之后;底部印有英国骨瓷(English Bone China)或者骨瓷(Bone China)的产品,大多制作于20世纪;“made in England”的标志约出现在1921年以后;底部有RD(registereddesign)的瓷器出现在1842年~1883年;瓷器的注册编号始于1884年;用彩色的标志取代单一的蓝色釉,以及在公司面前冠有“皇家”(royal)字样大约是出现在1850年以后。

茶和瓷器一样难以选择

美好的时光总是溜得很快。喝了一下午的茶,临走的时候,我问Sylvia她自己最喜欢的茶是哪一种?她笑着说,这就像选瓷器一样难以抉择,因为它们都各有个性特色。但大致说来她会根据一天当中不同的时间段和心情来配茶。

“我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冲泡一壶味道浓烈的印度茶,比如英式早餐茶或者大吉岭红茶。下午或者傍晚时,通常喝的是中国的乌龙茶与正山小种。如果是在外面的中餐馆吃饭的话,我会点一壶茉莉花茶。如果是头一天晚上熬夜太累了的话,甘菊茶可以很好地消解疲劳。当然,我知道中国茶的品种非常多,很多我都还没有尝试过,也许有一天我尝到了会改变我现有的习惯。但如果问我在超市怎样选茶的话,我一定会选择带有“公平贸易”(fair trade)标志的。因为“公平贸易”旨在帮助那些偏远产地的茶农减少中间环节而获利更多。所以如果有一天我见到带有“公平贸易”的中国茶产品,我一定会支持的!”

图文来源:Teafeature茶道2015年09月刊

来源:坤冰观茶,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来,在湄江河边泡一壶“相遇太美”,抵御秋寒!

下一页:普洱茶投资分析:现在做爆款茶为何越来越难了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